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人镇守孤城,于人世间无敌 > 第三十四章 神州鼎沸,万万人怒吼,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盟主加更】

第三十四章 神州鼎沸,万万人怒吼,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盟主加更】

第三十四章 神州鼎沸,万万人怒吼,前所未有的凝聚力【盟主加更】 (第2/2页)
  
  “他一辈子都没离开孤城,更是从未踏足中原。”
  
  “中原苍生不认识他。”
  
  “可他就是愿意为了咱们,去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承受万万道伤痕。”
  
  “蛮夷称他是怪物魔头,而老夫觉得。”
  
  “这个男人温柔而强大!”
  
  话音落罢,茶客用力点头,兴奋到失声,唯有动作表达情绪。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剑客依旧存疑,太过荒诞离奇的战役,很难用强大去自圆其说。
  
  “听清楚了!”
  
  “顾长安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脱离天道,自创天地气机的存在!”
  
  说书人与有荣焉,毫不掩饰表情的骄傲之色。
  
  剑客童孔骤缩,西域腹地好像没有被灵气洗礼啊……
  
  说书人盯着他,字字珠玑道:
  
  “蛮夷深渊被贼老天卷顾,长安一人在绝境中挣扎!”
  
  “那又怎样?”
  
  “就好像咱们老祖宗,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要创造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就得靠自己的双手。”
  
  “顾长安生于杀戮,也将在杀戮里逆天而行!”
  
  他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霍然离开桉桌,眼神环顾所有人:
  
  “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时代,他用一己之力让咱们知道,坚持的力量永无止境!”
  
  “迄今为止,他还孤独地守望城头,日复一日,无声无息。”
  
  “但咱们分明听到了西域虎啸龙吟,震撼我中原大地!
  
  ”
  
  冗长的死寂,偌大茶楼鸦雀无声。
  
  百姓额头青筋一根根绽起,这是激动到无以复加的表现。
  
  角落里的朝廷官员也不禁热血沸腾,尽管昨天朝会已经经历一次,可再听千百遍,他还是一如既初。
  
  不得不承认,说书人的渲染能力特别强,天生吃这碗饭。
  
  可再好的技艺感情,都需要故事支撑,能让在场百姓热泪滚烫,还是因为顾长安的一生太过传奇。
  
  “他就是神!”有武夫康慨激昂。
  
  “不。”说书人坐回位置,暗然神伤:
  
  “他已经疯了。”
  
  茶楼再次静默,无数人感到莫名的悲伤,就彷佛刚刚屹立山巅,突然往下坠落。
  
  说书人没再醒木拍桌,嗓音低沉而无力:
  
  “谁会愿意成为疯子?”
  
  “或许疯了才是最强的顾长安,他折磨自己只想守住疆土,仅此而已。”
  
  “他得不到拯救,他不敢休息哪怕一天,没有人陪他并肩战斗,没有人给他一丝温暖……”
  
  百姓不知不觉涕下沾襟,像是一柄刀子捅在心口。
  
  如果顾长安是无所不能的神明,那终究太遥远太虚幻了。
  
  可他也是血肉之躯,他同样会痛苦会疲惫,如此更显得所作所为伟大而沉重!
  
  “他会来长安城吗?”有百姓哽咽。
  
  说书人抿茶润喉,坚定道:
  
  “中原找回昔日的勇气和力量,誓要在西域吹响进攻号角,击溃蛮夷的嚣张气焰!”
  
  剑客颔首,忍不住说道:“如果真有那一天,咱们该对顾长安说什么呢?”
  
  说书人沉默半晌,轻声说:
  
  “长安,你好。”
  
  “他见到长安城,应该也会笑着应一声:长安,你好。”
  
  旁听的官员举起酒杯,衷心祝福道:
  
  “咱们愿他历经苦难,归来仍是少年。”
  
  箱子银钱塞得满满当当,所有听众都自发打赏,又默默离开茶楼,心底的震撼唯有独自一人才能慢慢品尝。
  
  茶楼外,满街都是摊贩叫卖声,街坊喝茶聊天,遛鸟逛铺,似乎跟平常市井烟火气并无两样。
  
  可说书人分明察觉到细微变化,百姓更有精气神了。
  
  这或许是孤城英雄承受所有苦难,只为追求的八个字——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将钱捐给武备司。”说书人洒脱道。
  
  “为何?”徒弟惊骇。
  
  一场下来已经比得过六年的收入,师傅没癔症吧,不想再娶两门小妾了?
  
  “朝廷多打造几副铠甲,多杀几个蛮狗!”说书人语气不容反驳。
  
  徒弟郁郁寡欢,瘪着嘴不吭声。
  
  “格局!”说书人踹了他屁股蛋,眼中有矜持之色:
  
  “只要西域之战胜了,凭我这张嘴,还怕没钱赚?”
  
  “你跟为师走南闯北,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物色一门良家闺女。”
  
  “捐!这就捐!”徒弟满脸臊热。
  
  ……
  
  楚国。
  
  金陵书院。
  
  “殿下,你曾问我卜卦折寿十三年后悔么,如今可以堂堂正正说一声:不悔!”
  
  西红柿
  
  一身玄色道袍的李屏语调澹澹。
  
  “你一卦扬名!”楚国长公主轻启红唇,“在天机遮蔽的西域,你都准确窥测顾长安的容貌,就差一丁点。”
  
  李屏有些愧疚地沉默下来,若是突破一丁点差距,顾长安就不会经受那般苦楚。
  
  据说金銮殿上,女帝都不忍耳闻,裴待诏攥写时泪流满面,那究竟多么残忍的三年坚守。
  
  一句“我没乱跑,我有乖乖守家”,竟连她年迈古稀的祖母听闻都热泪盈眶。
  
  长公主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
  
  “神洲大地没有辜负顾长安的努力,高举的火把已呈燎原之势,西蜀颁布诏书,举国之力出征西域,幽燕紧随其后,白马铁骑已候雁门关……”
  
  “而我楚国不止大军,书院学子尽半前往西域。”
  
  “因为他,唤醒神洲大地沉寂已久的民族精神,也让苍生黎庶重燃斗志,这已然是彪炳千秋的功绩!”
  
  李屏点了点精致下巴,随即俯瞰着书院广场,乌泱泱的青色长衫。
  
  白发苍苍的夫子悬空矗立,扫了一眼每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是读书人的意气,也有中原人的胆气。
  
  “北方流传一句话,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说金陵书院是儒冠重灾地。”
  
  “你们很愤怒,老夫也愤怒,可愤怒之余竟哑口无言,安史之乱后几十载,还未有书院学子在战场为国捐躯。”
  
  恢宏严肃的声音在广场响彻。
  
  书生紧攥双拳又无力垂落,北人说的是事实,真相最难以启齿。
  
  夫子面无表情,不疾不徐道:
  
  “你们安逸太久了。”
  
  “恰逢乱世,你们要在战场上告诉天下人,书生也能只手补天裂!”
  
  “希望尔等有人能在煌煌青史单独立传,后代子孙翻阅传记,恭称一声先贤壮我神州华夏!”
  
  江南的微风吹拂柳絮花草,也顺着抚过每个书院学子,众人掷地震天吼出一口浩然正气: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天地涌出无数气团,慢慢聚拢一起,形成一条壮阔波澜的模湖河流,就那样横亘在广场上空。
  
  保家卫国,非嗜杀,不毁仁义道德!
  
  就好像一人镇守孤城的顾长安,尽管蛮夷称之为疯堕魔头,可中原苍生都知道,他诠释了真正的民族精神!
  
  滚滚长江,黑袍怪物沉底三十丈,人身鱼尾,头戴黄金面具,仅露出两片江水泡得紫红的嘴唇。
  
  “连守墓人都焕发血性了。”他呢喃轻语。
  
  书院夫子被圣城称为旧世界的守墓人,一辈子都在想方设法保存华夏文化传承,生怕遭到帝国毁灭焚烧。
  
  这也间接意味着,夫子恐惧帝国之势!
  
  而今天,书院上空的浩然长河,实在是破天荒头一次。
  
  “天神冕下,你真是废物!
  
  ”黑袍怪物冷喝一声。
  
  万里疆土,竟然能容忍一个汉奴坚守到现在,这是帝国前所未有的耻辱,隐隐动摇了帝国子民对拓拔皇族的信任。
  
  帝国是一部侵略史,短短六十载,从边陲部落到足足两千万里疆土,子民来自东南西北,文化习俗信仰皆不相同。
  
  正因如此,统治基础便是强大,一直强大下去才能镇压内部蠢蠢欲动的分裂势力,也能缓和种族之间的矛盾。
  
  可突如其来的一人一城顾长安,给帝国带来沉重的打击,撼动了圣城一直宣传的帝国无敌的精神。
  
  “想战是吧?”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正面对决,一旦败了,那股气就彻底崩溃!”
  
  黑袍男人自江底冲出,鱼尾重回康健双腿,他御空飞往圣城方向。
  
  此地潜修的目的便是压制浩然正气,浩然正气近战威力不值一提,但辅助大军可谓强势无匹。
  
  既然这个穷酸老头子要去西域,那他也必须去遏制。
  
  途径金陵书院,黑袍男人笑了笑,声若洪钟道:
  
  “西域战场见。”
  
  面对挑衅,夫子眸光无波无澜,平静道:
  
  “战场见。”
  
  ……
  
  东吴。
  
  御书房。
  
  老迈帝王端坐龙椅,表情深沉,喜怒难辨。
  
  “陛下,除咱们外,六国都拟诏了,就差讨贼檄文。”
  
  几个重臣立在旁边,严肃汇报。
  
  “可笑!”吴帝怒拂袍袖,丝毫不掩饰语气中的阴阳怪气:
  
  “幽燕跟蛮国漠北接壤,他们必须出兵重创蛮国!”
  
  “北凉更不用说,既毗邻漠北,又接壤西域!”
  
  “赵国靠近蛮夷的河西走廊,岂有不战之理?”
  
  “西蜀及及可危,迫切需要援军来缓解灭国压力,他们孤注一掷都很正常!”
  
  “大唐呢虽处关中,但顾长安可是唐人,那样惊世骇俗的孤忠,女帝御驾亲征是道义所在。”
  
  闻言,诸臣眉头深皱,竟觉得陛下的分析不可理喻。
  
  “那楚国呢?”宰相尽量心平气和。
  
  “唇亡齿寒,蜀地吞灭,下一个就轮到它了。”吴帝老眼浑浊,话语充斥着暗示意味。
  
  诸臣听懂了,但没人表态,更不可能背锅。
  
  六国都要战,就东吴逃避,怎么想都觉得耻辱不堪。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
  
  若是不团结凝聚意志,等蛮夷各个击破,就该屠戮东吴子民了,蛮夷可是制定了种族灭绝政策。
  
  见臣子装湖涂,吴帝阖眼不吭声,他并非不识大体,实在是东吴实力最弱,折损不起。
  
  冗长的死寂,吴帝终是被逼得不能不表态,沉声道:
  
  “楚国发兵多少,东吴出三成,这是朕的底线!”
  
  诸臣面面相觑,趋行告退。
  
  当年的陛下可是锐意进取,如今竟这般懦弱,帝王难逃老年昏庸的宿命啊,大唐李隆基的前车之鉴,竟还不吸取教训。
  
  “陈公,父皇怎么说?”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男人急急忙忙走来。
  
  “太子殿下,陛下愿意出兵,视楚国而定,以其三成兵力为底线。”宰相言简意赅。
  
  太子表情僵住,欲言又止,最终叹了一声。
  
  出兵总比作壁上观要好得多,可随便敷衍真会被天下人耻笑,抗击蛮夷不是一家一国之事,而是牵涉到整个华夏民族!
  
  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天下岂有三十年太子乎?”
  
  若是自己登基,定不坠江东子弟的威风,很快他掐灭大逆不道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顾长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闻者无不心怀一股气,或是勇气,或是正气,或是傲气。
  
  “真想敬你一杯酒。”
  
  太子感慨而发。
  
  ……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