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秦嫡长孙,打造万世强秦! > 第一卷 第15章 扶苏登基立太子

第一卷 第15章 扶苏登基立太子

第一卷 第15章 扶苏登基立太子 (第2/2页)
  
  蒙毅也出班请奏:“陛下,臣认为冯相所言在理。正因先帝未册立太子,以致赵高之乱,如早册立,当不至于此,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望陛下早日定夺。”
  
  紧跟着,嬴傒也出班请奏:"陛下,臣认为郎中令所言甚是,公子长生吉人天相,才得以大难不死。
  
  胆识过人,才得以逃出赵高魔爪,聪慧机敏,才得以识破遗诏迷雾,如此才德兼备,堪称世间难见之大才,立为储君甚妥。"
  
  听到自己儿子被这般夸赞,谁家父母不高兴,扶苏顿时龙颜大悦。
  
  "众卿之意,皆朕之意,不料我等君臣心意相通,甚彩!甚彩!”
  
  "韩谈,拟诏。"
  
  "诺。"
  
  “命奉常择良辰吉日,定下册封大典,同时筹备告慰宗庙一切事宜,此番册立太子,乃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首次册封,规制须隆重。"
  
  "臣奉诏。"
  
  "陛下英明。"
  
  "陛下待子慈爱,乃臣之楷模。"
  
  扶苏登基后的第一次上朝,可谓是相当高兴,不但打压了李斯这个以往的政敌,还受到众臣子一番追捧。
  
  更重要的是,册立太子这等国家大事,本就该由臣子来提出比较恰当。
  
  而冯去疾等人这一出请奏,无疑更加彰显了他作为国君御下有方的风范,也体现了他举贤避亲的气度。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无论是任命官员,还是册封太子嫔妃。
  
  一直秉持着避嫌二字,哪怕现在扶苏只有一个儿子,但如果由他自己提出来册立太子,只怕也会引起天下滋事之辈诘问:你为何不学尧舜、禅让于兄弟云云。”
  
  如此做法虽说有些故作姿态,但却是华夏文化植入到骨子里的含蓄,也是一种尽量避免不被他人诟病的手段。
  
  ……
  
  朝会散去,众臣纷纷结伴离宫。
  
  除了往日关系较好的同僚前来慰劝李斯,其余朝廷重臣一个都没过来跟他说话。
  
  不禁让李斯感慨,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此时的准太子嬴长生,在得知诏书颁发之后,第一反应并不是因为受封太子一事感到高兴。
  
  他立马拿着扶苏的第一封诏书,命杨奋赶车,匆匆前往骊山皇陵。
  
  来到始皇陵,赢长生径直前往殉葬人的居所。
  
  房门打开那一刻,宫女嫔妃们被突如其来的嬴长生吓一跳,下意识以为要他们现在去殉葬。
  
  跟随前来传诏的韩谈说道:"诸位莫怕,这位是太子长生,老奴特来宣传陛下诏令。"
  
  随即韩谈宣读诏书,原本要殉葬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喜极而泣。
  
  领头的嫔妃,率领宫女太监,向赢长生拜倒一片。
  
  "我等本是必死之人,得太子相救,姜离万分恩谢。"
  
  嬴长生面对黑压压的一片人,也有些头疼,事先忙于对付赵高,没有提前准备好,目前只能先遣散一批人。
  
  "诸位,长生在此坦言相告,陛下已有言在先,诸位是去是留,皆由长生做主。
  
  如若想回归故里,则分发钱财,现今,长生初受封太子,府中正缺人手,如愿之,则随我往。“
  
  听完太子之言,殉葬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回归故里,也不知家还在否?"
  
  "我本是战乱遗留孤儿,秦军当年将我收留,送往宫中做事,才能苟活至今。"
  
  "俺一个阉人,不识书文,亦无谋生技,出了皇宫,也是投身大户为奴,倒不如跟随太子。“
  
  这次,还是姜离率先向嬴长生发表意见。
  
  ”姜离愿往,请太子殿下容我等苟活余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