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南朝不殆录 > 第82章 战邙山之丧偏师

第82章 战邙山之丧偏师

第82章 战邙山之丧偏师 (第1/2页)
  
  宇文宪、达奚武、王雄等各部得宇文护军令,率军下了邙山,加入对洛阳城的攻击。
  
  连续三旬攻城未能得手,尉迟迥的十万府兵虽是精锐,损伤不过数千,也略显疲态。
  
  尉迟迥与众将商议,洛阳城内有两万守军,各军轮流进攻,消磨其战力和意志。
  
  军略既定,照此执行。
  
  那罗延所部也要参加攻城了,而且目标正是最为坚固的金墉城!
  
  墉者城墙楼堞,金者固若金汤。
  
  《大洞玉经》曰;金墉者,九天馆名,在云珠庭内,本是天帝的神仙居所。
  
  有“金墉映玉清,灵秀表天畿”,“玉帝乘车朱霄,绿霞焕金墉”的辞句。
  
  不过现在映射金墉城的,不是什么玉清绿霞,而是赤焰血光。
  
  如今地面东一条西一条,挖了多条土沟地道,宛如丑陋的疤痕。
  
  “太高了,三丈城墙,加上地势实际得有九丈,云梯车都够不着。”
  
  堆起的土山上,仰面与城头守军对射的士卒,不算密集的箭雨下,双方偶有军士中箭倒地。
  
  侯胜北表示赞同:“强攻徒损将士性命,眼下也只有消耗守军的人力、物资和士气了。北齐的援军一定会来,击败援军之后,城内人心摇摆,那时候才是破城的良机。”
  
  只是他心中有一疑问,放弃隔断河阳渡口可以说是为了引诱北齐援军来战,可为什么要放弃邙山的地利优势呢?
  
  万一北齐军来援,翻过邙山,从背后打正在攻城的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怎么办?
  
  他并不觉得自己想得到的问题,北周有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宿将,会不清楚其中利弊。
  
  “派了斥候监视大河对岸动静的,不是毫无防备。”
  
  “而且除了老爷子去接应的突厥,压迫幽州和并州,使得北齐不敢大举南下支援之外,还有一路偏师。”
  
  那罗延解释道:“少师杨摽的一路兵马出轵关陉,威胁北齐援军的后路,我还担心对方不敢来呢。”
  
  见侯胜北仍是不解,那罗延更为详细地说明。
  
  杨摽是一员年近六旬的老将,曾出使邺城,深知东魏内情,后跟随太祖皇帝攻克了弘农。
  
  彼时黄河以北的邵郡一带仍然为东魏所控制。
  
  杨摽因其父曾任邵郡的白水县令,与当地的豪强有旧交,于是主动请缨,秘密潜入作为内应。
  
  成功潜入之后,杨摽与土豪王覆怜等谋划举事,应者三千人,果然里应外合,一举攻克邵郡,擒斩东魏所署的郡守程保及县令四人。
  
  之后杨摽率本地义从继续经略各地,诱说东魏城堡。
  
  仅旬月之间,正平、河北、南涉、二绛、建州、大宁等城,皆有请为内应者,大军因而轻易攻拔。
  
  沙苑之战高欢战败,杨摽分兵截击东魏的韩轨、潘乐、可朱浑元等各路殿军,杀伤甚众。
  
  东雍州刺史马恭畏惧杨摽的威名,弃城遁走,西魏占据了东雍州。
  
  太祖皇帝因为杨摽有谋略,表奏他行建州事。
  
  建州的位置处于东魏境内三百余里,可谓孤悬敌境,一般人根本不敢去上任。
  
  由于杨摽威恩夙着,所经之处,许多豪族带粮带兵投效,比至建州,麾下之众已达一万。
  
  东魏刺史车折于洛出兵迎击,被杨摽击败。
  
  又破东魏行台斛律俱的步骑二万于州西,大获甲仗及军资,义从的装备得到补充,由此威名大振。
  
  东魏大行台侯景前来,攻陷正平,派遣行台薛循义率兵与斛律俱会师,敌众渐盛。
  
  杨摽因为孤军无援,且腹背受敌,设计稳定军心,四处抄掠军资后,夜中拔营退回邵郡,全身而退。
  
  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薛荣祖镇守。
  
  杨摽先遣奇兵急攻汾桥。
  
  薛荣祖尽出城中战士,于汾桥拒守。
  
  其夜,杨摽率步骑二千,从他处渡河,偷袭攻克了正平,夺回了东雍州。
  
  邵郡东部叛乱,杨摽予以镇压,又击破了东魏南绛郡,俘虏郡守屈僧珍。
  
  ……
  
  二十年前的邙山之战,杨摽攻拔柏谷坞。
  
  大军不利,侯景率骑追击,杨摽与韦法保同心抗御,不退反进十数里,逼退了侯景。
  
  齐神武围玉壁城,令侯景攻占齐子岭。
  
  杨摽担心其入寇邵郡,率骑抵御。
  
  侯景得知杨摽到来,斫木断路者六十余里,仍然惊而不安退还河阳,忌惮到如此程度。
  
  杨摽之后督晋建二州诸军事,攻破蓼坞,俘虏东魏将领李显。
  
  朝廷于邵郡置邵州,以杨摽为刺史,率所部兵镇守。一路进授大都督、仪同三司、开府、大行台尚书、少师。
  
  ……
  
  “杨摽在东境二十余年,多次与北齐作战,未尝不捷。”
  
  一口气说完了杨摽的赫赫功绩,那罗延反问道:“有这么一位善战的名将在背后盯着,北齐援军怎么敢轻易渡河,不怕被前后夹击,全军覆没么?”
  
  侯胜北还是心存怀疑,道:“杨摽虽然厉害,麾下只有万余人马,而且还不是府兵精锐。要是北齐援军先集中对付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再支援洛阳怎么办?”
  
  “侯兄弟,你毕竟不是北周人,所以很难理解我们对于杨摽的信任。”
  
  那罗延笑着道:“打个比方,要是你们南朝的陈庆之率军万人守在敌军后路,你会不会放心?”
  
  侯胜北一想,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尉迟迥等基于对杨摽这位常胜将军的信心,做出如此判断,也无可厚非。
  
  “杨摽的邵州义从,随他征战多年,战力不弱于府兵。”
  
  “他的副将也不弱,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裔所率的温城义从,从大统三年与东魏频频交战,到大统八年入朝,跟随归附的河内百姓有五千户之多。十三年攻拔东魏平齐、柳泉、蓼坞三城。十六年入建州,破东魏将刘雅兴,拔其五城。实力颇强。”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新平郡守韩盛所率虽是郡兵,也是关中子弟。”
  
  那罗延补充道:“杨摽背靠轵关陉,只要不轻敌冒进,就算碰到优势兵力的敌军,只须退入陉中扼守陉口,北齐军也奈何他不得。”
  
  侯胜北觉得那罗延说的很有道理。
  
  戎马四十年的宿将,背靠有利地形,任务是牵制敌军即可。
  
  他只要扼守要害,无须主动攻击,还能出什么事情呢?
  
  邙山诸将也是这么想的,有杨摽在后虎视眈眈,齐兵必定不敢轻易渡河。所以并未派兵截断河阳渡口,只派出了斥候保持侦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