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 第4章 吾家有象

第4章 吾家有象

第4章 吾家有象 (第2/2页)
  
  ‘二凤啊二凤,你也不认识白居易啊!’
  
  刚欲开口。
  
  “不要再说是你父王,太子诗才几何,朕很清楚。”
  
  李象顿了顿,心想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摁自个头上了,深吸一口气,道。
  
  “回皇祖父,诗为孙儿所作,孙儿见父王终夜于佛堂院长跪,心有所感,随手写下。”
  
  ‘佛堂院。’
  
  李世民眼神掠过一丝神伤,东宫佛堂院供奉着长孙皇后的神位,心中对李承乾的怒气又消散了一分。
  
  可,一码事归一码事。
  
  接着,目光凝落在李象身上,声音中带着几分斥责之意。
  
  “天家儿郎,从不贪居他人之功,更不可假冒他人之诗才。”
  
  “朕念你孝心可嘉,可以恕你一次欺君之罪。”
  
  “说吧,究竟是何人所作,为何又传你之手。”
  
  “可是东宫府上之人?”
  
  对于李象承认这诗词为自己所做,李世民是半个字都不信。
  
  在二凤看来,自己这个长孙才不过十三岁,虽说读过几年圣贤书,但要想作出这等佳作,断无可能。
  
  毕竟这等品质的诗作,一首就足以名扬后世了,他李二凤自己都写不出。
  
  老李家还有谁比我李二凤更有诗才?!
  
  “回陛下,确为孙儿所作。”
  
  李象底气十足。
  
  ‘除非你让白居易穿越过来跟我当场对质。’
  
  顿然。
  
  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他最为厌恶欺君之人。
  
  “陛下,臣有一言。”
  
  “既然长公子言说为自己所作,那不如就让长公子即兴再作诗一首,用以自清。”
  
  褚遂良出声说道。
  
  闻言。
  
  ‘你个老六。’
  
  李象余光瞄了眼褚遂良。
  
  褚遂良初为起居郎,后于贞观十五年升谏议大夫,贞观十七年与长孙无忌力挺李治上位,次年升为黄门侍郎,成为执宰之一,在二凤驾崩前更是成为了托孤大臣。
  
  李世民琢磨了会。
  
  “当殿作诗,属实有难度。”
  
  “这样,你就以朕为题,作诗一首。”
  
  “象儿,你可接受?”
  
  ‘设题作诗,这是怕我又背了一首?二凤啊二凤,够精明!’
  
  ‘可惜了,我背了一整本。’
  
  李象故作难色,迟疑少许道。
  
  “孙儿愿一试。”
  
  “请陛下赐纸笔。”
  
  见李象应下,李世民很是高兴,他就喜欢这种勇于接受挑战的儿郎,大手一挥。
  
  霎时。
  
  宫人匆匆搬来红木御案,其上笔墨纸砚,皆已就绪。
  
  整个两仪殿,寂静无声。
  
  李世民朝着伸长脖子看的褚遂良招了招手,褚遂良连忙是起身小步来到李世民身侧,君臣皆是注视着案前李象。
  
  他们以为李象在措词。
  
  实则。
  
  应该把‘措’改成‘背’。
  
  ‘好在练瘦金体的时候用的都是全唐诗。’
  
  李象暗中庆幸之余,手已经拿起毛笔、蘸墨,从小被亲爹逼着学的书法,等懂事之后又酷爱瘦金体的铁画银钩之感,牟足劲苦练了七八年,这一刻派上了用场。
  
  立于案前,稍作沉思状,随即踏前一步。
  
  于铺开宣纸之上,落笔。
  
  ‘这么快?’
  
  李世民和褚遂良皆是一顿,曹植还得七步成诗,李象怎么一步?
  
  『塞上行』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骤然间。
  
  李世民眸子闪过亮色,并不是因为这一句诗,毕竟单看这一句,并无出彩之地。
  
  而是,因为字。
  
  余光看向旁边的褚遂良。
  
  褚遂良不仅是官居庙堂,更是唐初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汲取百家之长,自成一体,就连李世民寻《兰亭集序帖》也要靠褚遂良来辨别真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