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十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

第十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

第十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 (第1/2页)
  
  李世民将这篇文章归类为看了没什么坏处的文章,只不过太子年纪轻轻就有鞭辟入里的观点,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还是很欣慰的。
  
  而后李世民又将这篇文章让人交给高士廉。
  
  最近皇帝的心情不是太好,倒也不能全怪东宫写了一篇文章,而是本想着殿下懂事,会将从立政殿拿去东宫的用具都还回来。
  
  事到如今,不仅没有将拿去东宫的东西还回来,还又少了几样。
  
  十二月过去,关中进入了一月,这个时节又下起了一场冻雨。
  
  大雪天刚过去不久,这一次来的冻雨冷得彻骨。
  
  这两年的关中人一直都在期盼在雨水丰沛的年月,因关中的雨季只有这么几个月,余下的雨天还要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下雨量也突出一个点到为止。
  
  从贞观三年或四年的干旱中走出来的大唐来说,关中每下一场雨都是值得庆贺的,即便这场雨是冻雨,蓄水依旧是头等大事。
  
  除了给弟弟妹妹们上课,李承乾时不时还要写一些文章,来巩固自己的思想武装。
  
  现在给她们所讲的思品课,不过是冰山一角。
  
  宁儿知道殿下写的这些文章又叫做教材,用来给皇子公主们讲课用。
  
  李承乾写了一篇生产关系的文章,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個步骤形成的,而系统地分析全部的生产关系的辩证,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让宁儿将这篇文章送入弘文馆之后,一直等着书生士子们去翻看它,去品读它。
  
  没人知道这卷书是太子让送到弘文馆的,东宫是匿名放到弘文馆,并且就连弘文馆的主事都不知道这件事。
  
  投石问路久久没有回应。
  
  没什么人翻看,也没有人议论。
  
  仔细想想这也是合理的,不然大唐就要有人大喊共和了。
  
  现在的唐人都受限盐铁之类的,比古典更古典的经济学
  
  李承乾没等到弘文馆的消息,也没有等到河间郡王之后的消息。
  
  自从有了上一次的事,这河间郡王没了音讯,就像是碰了一颗钉子,再也不敢与东宫有来往了。
  
  只是生活所需完全可以找河间郡王府要,人家是这么承诺的,可承诺归承诺,合作又是合作。
  
  还没达成合作关系,总不能一直找人家要吃要喝。
  
  这么一大家子弟弟妹妹要养呢,还是要寻求长久之计才行。
  
  李承乾这才发现在大唐找生意伙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人家不愿意做行商,就算是有包赚不赔的买卖,更不愿意与东宫合作。
  
  宗室中人对东宫避之不及。
  
  “总是会有挫折的嘛。”李承乾揣着手惆怅道。
  
  “殿下。”宁儿从殿外脚步匆匆而来,“许国公与杜荷来了。”
  
  “孤在崇文殿见他们。”
  
  东宫竟然有客人来了,这是一件喜事,到现在为止主动来东宫的客人只有高士廉一个人。
  
  李承乾在东宫边上的崇文殿见了高士廉。
  
  这位老人家每一次来都带着和善的笑容,还带来了杜荷。
  
  他笑呵呵坐下,接过殿下亲手端来的一碗白开水。
  
  李承乾道:“东宫拮据,只能用开水待客,还望您不要见外。”
  
  高士廉道:“喝一口热水可以驱寒。”
  
  李承乾又向杜荷稍稍作揖行礼。
  
  高士廉看了看四下,道:“于志宁与徐孝德没来吗?”
  
  李承乾尴尬一笑,揣着手坐在一旁道:“本是休沐时节,他们不来也正常。”
  
  高士廉低声道:“虽说休沐,至少也来东宫告慰一句。”
  
  他老人家的目光看着这碗白开水,嗓音低沉地说着。
  
  李承乾解释道:“于志宁不仅仅是东宫的詹事,更是中书侍郎,据孤所知,朝中各部休沐了,中书省还在忙碌,他多半有事分不开身。”
  
  再是一想,李承乾又道:“又或者是徐孝德,他是东宫的长史,孤想过当初太极殿宴席上,孤对他女儿说过的话语,他多半是担心孤打他女儿的主意,也许吧……”
  
  话语顿了顿,李承乾点头道:“孤觉得这样也好。”
  
  高士廉忽然笑了。
  
  李承乾狐疑道:“您笑什么?”
  
  高士廉摆手,解释道:“没什么,殿下如此年少,谈吐倒是洒脱,老朽佩服。”
  
  李承乾又道:“让舅外公您见笑了。”
  
  高士廉拿出一张纸,放在案上,低声道:“这篇文章是殿下所写?”
  
  李承乾皱眉看了良久,黄褐色的纸张上写着的确实是东宫当初教给弟弟妹妹那篇群众基础与财富关系的文章。
  
  “嗯,孤确实说过这些。”
  
  见太子没有否认,高士廉又道:“这些话语又是谁告知殿下的?”
  
  太子还年少,不可能对群众民心与财富关系剖析得这么鞭辟入里。
  
  李承乾挠了挠头道:“是一位叫马可思的先生。”
  
  高士廉皱眉,颔首思量片刻道:“此人现在就在东宫?”
  
  李承乾恍然回神道:“他与曹先生一样都已离开了东宫,至于去了何处,孤也不知道,他们自诩高人,说孤是大唐的祥瑞,愿意将学问传授孤。”
  
  忽悠嘛,其实也不难,只要给一个合理性,并且将这个合理性放在自己身上,便可以得到他人认可。
  
  多简单的手段。
  
  至于孤是不是祥瑞,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他们爱怎么想,怎么想。
  
  高士廉再问,“老朽可从未听说过这两个人。”
  
  李承乾淡淡道:“孤病重的时候混混沌沌,这两位便一直在孤身侧讲述这些学识,至今不记得这两位先生长什么样了,只是等孤病快好了,他们就走了,说来奇怪,明明孤那时候能够见到这两位先生,其余人却看不见。”
  
  闻言,高士廉看殿下的目光多了几分凝重。
  
  李承乾苦恼地抚着额头,道:“也可能是孤的病根本没有好,又或者说是孤的病更严重了,如果说这些都不是真的,或许也可能是东宫不干净,孤也很迷茫。”
  
  言至此处,高士廉的手掌落在殿下的肩膀上,缓缓道:“殿下的病好了就好了,不必多想。”
  
  李承乾一脸懵懂又迷茫地点头,“但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